1美元是多少人民币(1美元 = 人民币)

美元是多少人民币(1美元

当前,“1美元=19.77元人民币”的说法传播较广,根本上还是反映了普遍悲观情绪主导下,市场选择性地相信坏消息的一般规律。在这种情绪下,各种惊世骇俗的预言应运而生,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不妨称之为“货币发行决定汇率说”的增强版。

管涛

近日,网上有个帖子流传甚广,断言“人民币‘破7’不可怕!可怕的是:1美元等于19.77元(人民币)”。鉴于很多朋友来向我咨询这一说法的可靠性,我不得不做了点功课。结果发现,所谓“货币发行决定汇率说”(姑妄称之)纯属哗众取宠、耸人听闻。不由得感慨,恍惚又回到了五六十年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

一、上述说法实际是“中国货币超发,人民币必有一跌”的变体

2016年底人民币汇率离破七、外汇储备距三万亿一步之遥,市场争议保汇率还是保储备之时,曾经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中国现在的M2已经超过了美国,如果人民币不贬值,中国将可以买下美国,所以,人民币兑美元必有一跌。这种说法一度成为看空、做空人民币的一个重要借口。

“1美元=19.77元”是上述说法的改进版或者增强版,其基本逻辑是:2017年底,美国的M2/GDP为0.719。2017年,中国的GDP折美元为12.24万亿,如果与美国的M2/GDP相同的话,中国的M2应该是8.8万亿美元。但2018年一季度末,中国的M2是173.99万亿元人民币,也就意味着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应该是19.77元。

在诸多汇率决定或影响理论中,有通货膨胀可能影响汇率水平的绝对或者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如2018年阿根廷比索崩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物价高涨侵蚀了比索购买力,导致国民挤兑外汇;有资产价格可能影响汇率水平的资产组合理论;还有信贷膨胀导致货币危机的第一代危机模型,信贷增速成为危机重要的早期预期指标。前述通货膨胀、资产泡沫和信贷膨胀都与货币供应有关……但本人见识有限,印象中似乎并无货币发行直接决定汇率水平之说。

由于职业习惯,一看到同行有如此伟大的理论“创新”和“发现”,除了自惭形秽、自愧不如之外,也不由得见猎心喜。然而,一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求其能够预测未来,但至少应该能够解释过去。稍微做点实证检验的家庭作业,结果显示,该说法无论对人民币还是其他货币汇率的变化均缺乏解释力。

二、照此推理1994年以来的强势人民币根本就是一个大错误

因为1994年初官方汇率(5.80)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8.70)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较前述方法推算的隐含汇率每年都“高估”了100%以上,2005~2007年人民币汇率更是“高估”了200%多。

其中,2005~2007年正是中国经常账户收支失衡严重的时期。2007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最高达到9.9%,较2004年上升了6.4个百分点,远高于±4%的国际警戒标准,此后开始见顶回落。这才有了2005年“7.21”汇改以来,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驱动下,人民币汇率长期单边升值。到2013年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较2004年底累计升值了36%,外汇储备余额累计增加了3.21万亿美元,剔除估值影响后累计增加了3.24万亿美元。

按照前述逻辑,2005~2007年,隐含的人民币汇率分别是1美元=25.52元、24.55元和21.97元人民币,实际的市场汇率与之相比明显“高估”。如果相信该理论并一直做空人民币,那么,过去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其战绩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与那个长期偏执唱空中国楼市的某投行原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堪有一比!

而有意思的是,恰恰是1994年以前,人民币汇率“高估”水平较低的时候,却是人民币汇率弱势时期。当时,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无论固定还是有管理浮动,长期呈现螺旋式贬值态势,一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比1.58跌至1994年汇率并轨初期的1比8.70!

三、按照该理论今年恐无新兴市场的货币危机或者动荡

2018年以来,在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全球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其中,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汇率的跌幅都在20%以上,属于典型的货币危机。

然而,按照前述逻辑,这些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过去十年相对隐含汇率均为低估,2008~2017年十年间的平均低估程度在3%~75%。其中,阿根廷比索十年平均低估74%,今年前三季度汇率却暴跌54%;土耳其里拉低估23%,同期暴跌37%。

而且,货币的低估程度与该货币市场汇率的跌幅似乎并非线性相关。比方说,按照前述方法推算,印度卢比汇率十年平均低估71%,但今年前三季度卢比汇率仅下跌了11%;南非兰特汇率十年平均仅低估了3.2%,同期兰特汇率却也下跌了11%。

四、该理论也解释不了全球主要货币汇率变动的原因

因为交易壁垒少、成本低,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基于“一价定律”的(绝对)购买力平价,能够解释中长期的主要货币汇率走势。考虑到新兴市场的外汇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现实中还存在汇率浮动恐惧,汇率可能不存在完全市场意义上的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所以,有理由怀疑,货币发行决定汇率水平之说有可能在发达国家市场更为有效。有鉴于此,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有必要检测一下“货币发行决定说”对主要货币汇率走势的解释力。然而,结果也是大失所望。

美国洲际交易所(ICE)推出的美元指数(ADXY)含有六个权重货币: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六种货币的权重分别为57.6%、13.6%、11.9%、9.1%、4.2%和3.6%。2008~2017年间,除加拿大元和瑞典克朗偏离程度较低外,其他四种货币兑美元汇率(合计占到美元指数权重的86.7%)相对按前述逻辑推算的隐含汇率均为高估,平均高估程度在40%~160%。

但如果据此制定做空日元、欧元、瑞士法郎和英镑兑美元的外汇交易策略,显然属于疯狂之举。例如2017年,日元、欧元、英镑和瑞士法郎分别较美元高估154%、41%、61%和141%,当年,这些货币兑美元汇率却分别升值了3.8%、14.1%、9.3%和4.6%,美元指数下跌了9.9%。即便2018年前三季度,美元指数上涨3.2%,日元、欧元、英镑和瑞士法郎兑美元汇率也不过分别下跌了0.9%、3.3%、0.7%和3.5%,远低于上述货币兑美元汇率“理论”上的低估程度。

五、主要结论

第一,任何理论创新都要谨言慎行,始终抱有敬畏心理,需要千锤百炼、反复验证,切忌急功近利。面对耸人听闻的理论创新,社会在持开放和包容态度的同时,宜头脑冷静和清醒,切忌偏听偏信。

第二,当前“1美元=19.77元人民币”的说法传播较广,根本上还是反映了普遍悲观情绪主导下,市场选择性地相信坏消息的一般规律。在这种情绪下,各种惊世骇俗的预言应运而生,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只要能够吸引眼球,制造轰动效应,就可以生拼硬凑,没有任何底线。若按2016年底的逻辑,以中美M2直接对比,2017年底隐含的人民币汇率是12.04元,但显然19.77比12.04更有震撼力。是故,我称后者为“货币发行决定汇率说”的增强版。

第三,尽管中国的M2/GDP远高于美国,但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必然高估。因为,首先,中美通胀差异不大,均在2%左右,中国不存在高通胀严重侵蚀人民币购买力的情形;其次,经历了多年宽松的货币环境,中美两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产泡沫,中国的房市、美国的股市、日本的债市并称为世界上三大最坚硬的泡沫;再次,美国与中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都不低,只是中国是非金融企业加杠杆,而美国是政府部门加杠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美国政府以减税为核心的税改措施虽然短期提振了美国经济增长,但中长期美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更加令人担忧。

第四,影响汇率特别是短期市场汇率走势的因素很多。不同时期,不同的因素在发挥主导作用;即便同一因素,在不同形势下对汇率作用的方向也大相径庭。例如,按照购买力平价,1美元约等于3.50元人民币。2014年以前,市场相信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民币长期升值不可避免,当时市场曾普遍预期人民币汇率将破六进入五时代,但现在市场上却时不时地争议要不要保七。再如,2013年,日本搞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受利差驱动,当时日元兑美元贬值;但2016年搞负利率后,受避险驱动,日元汇率却在升值,创出历史新高(2014年欧央行搞负利率时,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外汇市场是有效市场,短期汇率是随机游走、非线性变化的。就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大咖均感慨事前预测、事后解释汇率变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何德何能,敢轻言自己能够把握汇率走势?

第五,外汇交易不是绝大多数境内市场主体的主业,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宜在大变局中把握大趋势。决定中长期汇率走势的还是经济基本面因素,即:经济稳、货币稳;经济强、货币强。过去二十多年看空、做空人民币者之所以完败,就在于这些人忽视了中国年均9%~10%的经济增长背后奠定的强势人民币基础,而被亚洲金融(港股00662)危机、全球金融海啸等短期冲击所干扰。

(0)

相关推荐

  • 花呗升级信用购利息多少?计算方式要清楚

    很多人花呗提升服务升级后马上就同意了,结果发现升级后的花呗变成信用购了,能同时使用花呗和信用购这两个产品消费。因为都是消费信用贷款难免会产生利息,那么花呗升级信用购利息多少?这里就来简单介绍下。 花呗升级信用购利息多少? 不管是花呗也好,还是信用购也好,正常情况下使用额度消费后能在还款日还清当期欠款的,是不用支付利息的。 如果账单中有利息,则有两种情况,一种…

    2022年12月19日
    447
  • 农行贷款利率多少?想申请农行房贷的用户一定要了解这些情况!

    现在很多人申请贷款时,都会优先考虑国有银行,相比起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银行的优势在于贷款额度充足、手续流程透明、贷款利率更低。有不少朋友咨询搜贷吧,农行贷款利率多少?想申请农行房贷的用户一定要了解这些情况! 农行贷款利率多少? 2021年贷款利率为:一年期贷款利率3.85%,五年期贷款利率4.65%。而农行的贷款利率再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上浮,最低贷款利…

    2022年12月25日
    243
  • 妙享分期贷款怎么样靠谱吗?妙享分期安全正规吗?

    随着社会发展,那么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那么对于秒享分期这一款贷款软件来说,要想获取到这款贷款软件的产品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上对我们增加了解,能够带来很多的帮助。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这款软件的性能,也是想要通过这款软件来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在选择的时候也会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功能和性能,这样才能够提高软件的有效利用率。 随着人们对软件认知程度逐渐增加,…

    2022年10月12日
    355
  • 2022借1000元必下款的网贷有哪些?这几个平台借1000马上到账

    借1000元必下款的网贷是没有的,只有通过贷款机构的审批才可以下款,没有必下款的这一说法,该类平台一般都是不正规的平台,借款人可以选择门槛低好下款的平台申请,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几个借1000马上到账的正规平台。 借1000马上到账的正规平台: 1、小鹅花钱 小鹅花钱是类似花呗的小额借钱平台,无论额度、利率还是期数都是一样的,但小额花钱可以取现使用,一般下…

    2022年9月5日
    791
  • 网贷还不上怎么办?

    网贷口子的高利息是出了名的,即便是从未使用过网贷产品的小伙伴,也会对其略有耳闻,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用户都不会使用这类产品。而部分盲目跟风用贷的小伙伴,都陆续出现了无力还款的情况。 网贷产品之所以一直被大家所诟病,就是因为其中存在不少问题,用户逾期后的催收就是其中之一。在用户逾期后,平台的催收人员就会立即与大家取得联系,而这些催收人员的素质一般都不是…

    2023年2月8日
    219
  • 2022有没有3000元必下的贷款平台?这几个都是不看征信的口子

    3000元必中的借款2022都有哪些呢? 借3000元钱实时到账不查征信的: 1、省薪借 省薪借是借款3000马上到账的不看征信,给用户提供的借款额度最大是3000-5000元,使用年限是12个月,审核通过后更快当日就可下款。必须申请人男士年龄在18-60岁中间,女性年龄在18-55岁中间,再上传身份证件、移动运营商、面部识别等个人信息。 2、手机借钱 手机…

    2022年9月28日
    373
  • 能分48期的正规网贷大盘点!

    市面上的小贷APP有很多,但对于一些借款人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小贷APP都符合自己的借款需求。有些借款人的经济能力不足,需要分期时间更长一些的贷款软件。能分48期的正规网贷大盘点,最高可贷款额度20万元! 1、万e贷 万e贷是万达普惠旗下的借款平台,贷款年利率在24%-36%之间,借款人最高可申请的借款额度为5万元。万e贷并没有独立的APP,借款人需要先下载“…

    2022年11月24日
    415
  • 交通银行的好享贷怎么提交申请?

    好享贷是交行旗下人气颇高的一款个人信用贷款产品,备受大众喜爱。但也正因为如此,并不是人人都能申贷成功的,只有交行信用卡特邀持卡人才能统一申请办理,若用户资质较好,那么在下卡时就有申贷资格;反之,若是资质一般,那么可能要持续用卡一段时间,获得交行信任后,才能获得贷款资格了。近期,有不少用户表示自己想要申请好享贷,但是好享贷要怎么申请才能成功?有什么申贷技巧吗?…

    2023年2月24日
    284
  • 网上借款次数多会借不到款吗?

    若办理的是会上征信的小额贷款产品,不论是否顺利通过审核都会影响日后信贷业务的办理,不过并非一定无法贷款,主要还看借款平台的风控严格与否。因为短期内频繁贷款,会在征信报告上留下多条贷款审批的查询记录,风控严格的贷款平台就会认为借款人资金紧张,还款能力弱,一般是不会给通过的。 1、征信变花。网上借款次数多了,不一定每个都能下款,但只要有上征信的贷款,不成功也会留…

    2024年3月11日
    190
  • 借款利息太高可不可以不还?

    我们通常说的借款就是贷款,那么这其中就会牵涉到利息,很多人第一次借款,所以对利息的规定不是很懂,借款之后发现自己的利息太高,那么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借款利息太高是可以不还的,但是这个太高必须超过了法律规定,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如果超出此限度的,那么超出的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

    2023年2月17日
    21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