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一家企业难以实现从源头到终端所有业务的整合,需要整个供应链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基础的商务交易。一般的流程为: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
在这个供应链中,主体多种多样,资质、规模、信用等均有所不同。一般的供应链结构是:存在少量(一般为1-2家)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地位强势的企业,称作核心企业,顾名思义,这类企业是这个供应链的核心。一般来说,核心企业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能够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但是,供应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缺少传统金融机构认可的厂房、土地等抵押物,规模较小,难以从金融机构融资,缺资金、难融资成为常态。此外,上下游企业资金量小,而从获得订单、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物流运输,最终送达核心企业;核心企业需要质检、验收,付款审批,甚至会要求较长的账期,整个过程的周期较长,垫付资金量大,从而出现资金需求及回收出现较长期限、较大金额的缺口。最后,在交货、价格、账期等方面,核心企业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常常存在较长的账期,甚至会出现长期拖欠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状况,放大了资金缺口。然后,这个供应链链条是互相依存、互相协同的,长此以外,中小企业的不利困境,也不利于核心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壮大。
而供应链本身互相依存、互相支持、协同运作的特征,也存在较多的金融机会,产生一些低风险的优质资产,主要有:
一是,对于上游供应商来说,可以依赖于基础商务交易,获得融资机会:(1)获得核心企业的订单,意味着未来会有较为明确、可靠的现金流,而这个现金流可以用于融资。这个过程一般称作“订单融资:。(2)上游供应商在物流运输时,已经提供的是可交付物,交付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作为融资的风险缓释手段。这个过程一般称作”物流融资”。(3)供应商交付货物,核心企业质检、验收之后,就得到了应收账款(应付方:核心企业;应收方:供应商)。应收账款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付款信用,风险较低,是目前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融资方式,称作“保理融资”。
三是,对于核心企业来说,一般可以直接依赖自身信用获得融资,主要方式包括: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流动资金贷款等多种形式。但需要挖掘的是,如何根据自身的业务能力或者交易流量获得融资,这是规模最大、风险较低的一类融资,但需要新技术、新模式的支持。
此外,由于供应链中,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以及票据、信用证管理,资金头寸管理、代付代收等,均是规模巨大、风险较低的金融业务。
总之,供应链金融,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资金管理、融资、支付转账为一体的金融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有哪些运作模式?
(一)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在供应链核心企业承诺支付的前提下,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可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
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是债权融资需求方,核心企业是债务企业并对债权企业的融资进行反担保。
应收账款融资使得上游供应商企业可以及时获得银行的短期信用贷款,不但有利于解决融资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加快中小型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成长,而且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持续高效运作。
(2)未来货权融资模式分析
很多情况下,企业支付货款之后在一定时期内往往不能收到现货,但它实际上拥有了对这批货物的未来货权。
未来货权融资(又称为保兑仓融资)是下游购货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用于支付上游核心供应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交付货物的款项,同时供应商承诺对未被提取的货物进行回购,并将提货权交由金融机构控制的一种融资模式。
在未来货权融资模式中,下游分销商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部货款,即可从指定仓库中分批提取货物并用未来的销售收入分次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
上游核心供应商将仓单抵押至金融机构,并承诺一旦下游购货商出现无法支付贷款时对剩余的货物进行回购。
未来货权融资是一种“套期保值”的金融业务,极易被用于大宗物资(如钢材)的市场投机。为防止虚假交易的产生,银行等金融机构通常还需要引入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机构对供应商上下游企业的货物交易进行监管,以抑制可能发生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谋给金融系统造成风险。
例如,国内多家银行委托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对其客户进行物流监管服务。一方面,银行能够实时掌握供应链中物流的真实情况来降低授信风险;另一方面,中外运也获得了这些客户的运输和仓储服务。银行和物流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三)融通仓融资模式分析
很多情况下,只有一家需要融资的企业,而这家企业除了货物之外,并没有相应的应收账款和供应链中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此时,金融机构可采用融通仓融资模式对其进行授信。
融通仓融资模式是企业以存货作为质押,经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估和证明后,金融机构向其进行授信的一种融资模式。
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可能并不擅长于质押物品的市场价值评估,同时也不擅长于质押物品的物流监管,因此这种融资模式中通常需要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和运营能力,将一定的授信额度授予物流企业,由物流企业直接负责融资企业贷款的运营和风险管理,这样既可以简化流程,提高融资企业的产销供应链运作效率,同时也可以转移自身的信贷风险,降低经营成本。
(四)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融资
在供应链体系中,核心企业规模大,信用优质,常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可以以部分保证金(一般占比10%-30%)和授信的形式,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一般0.3%-0.5%),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并将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给供应商。
供应商持有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申请到银行进行兑付、贴现,获得资金。由于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均是银行信用,所以可以比较容易的获得资金。
若核心企业资质足够优质,可以直接以自身信用的方式,开立自身信用的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是基于企业自身信用,流动性稍微弱一些。
这几种方式,类似于应收账款融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五)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综合应用
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和融通仓融资是供应链金融中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融资模式,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企业融资活动。
但这三种融资模式又是供应链金融中几大主要业务模块,可以将其进行组合后形成一个涉及供应链中多个企业的组合融资方案。例如,初始的存货融资要求以现金赎取抵押的货物,如果赎货保证金不足,银行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客户的应收账款来代替赎货保证金。
因此,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服务于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交易的综合融资方案。
三、不同角色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供应链体系中,主要的参与方有: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供应链金融对不同的角色主体,适用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具体如下:
1、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方案
核心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实力,对融资的规模、资金价格、服务效率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可以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得优质的金融服务,主要的融资方案包括:短期流动性贷款、信用证业务、票据业务(开票、贴现)、企业透支额度等。
2、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融资方案
一般来说,上游供应商对核心企业大多采用赊账的销售方式。因此,上游供应商的融资方案以应收账款为主,主要配备保理、票据贴现、订单融资、政府采购账户封闭监管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
3、下游经销商的供应链金融方案
一般来说,核心企业对下游分销商的结算一般采用先款后货、部分预付款或一定额度内的赊销。
经销商要扩大销售,超出额度的采购部分也要采用现金(含票据)的付款方式。因此,对下游经销商的融资方案主要以动产和货权质押授信中的预付款融资为主。主要的业务模式包括: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票据的开票、保贴、国内信用证、保函、附保贴函的商业承兑汇票等供应链金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