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保监局出台《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将长期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上限从4.025%降为3.5%,保险圈一下子热闹,大力宣传一把年金险。有人说,这一决策跟全球步入负利率时代息息相关,错过最后这趟车,下一款高利率新产品就要等下一个经济周期。
各种消息不断传来,甚至用一套套数据,论证从30岁开始储蓄自己的养老金,才能体面养老的观点,快搭上年金险这趟车。因此,不少而立之年的小伙伴也开始思索自己是不是也要赶紧购买年金险?那么年金险有必要买吗?
从需求出发
今年7月,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首份《90后攒钱报告》中颠覆大众对90后“月光族”的刻板印象。这批90后对比父辈开始理财的行为早了十年,每月最喜欢的事情是“薅羊毛”,标配的货币基金之余,再定投几款基金,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看来大部分90后,还是会给自己每月留着“闲钱”。眼看着要踏入29+1的人生新阶段,将”闲钱“投资于基金、股票之外,保险作为能够帮助对冲风险的投资产品,当然也可以成为我们理财配置计划的一部分。
但是一提到保险,大部分人第一印象就是产品纷杂,业务人员只着急要我们签单,但往往我们都还没搞清楚自己需要哪一类产品,产品中各项回报、赔付的设计又难以理解,总之这一切都太难了。
其实,既然保险是一种金融产品,必然具备其他金融产品的属性,比如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购买保险,也并不存在具体哪个年龄就必须买入哪一类保险的说法,毕竟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存在差别,当下“轻重缓急”的需求自然不一样。并且保险的灵活度不如基金、股票等理财产品,一旦断保,相当于白缴了之前的保费。
因此,当你考虑要不要买保险?到底购买哪一种保险?第一个要问的人是自己:你想要保护自己避免或降低哪一种风险所带来的损害,可不是简单随意跟风某一类的产品。
比如你现在着重考虑的是自己生重病了,谁来养家?怎么支付昂贵的医疗费?那就要选择重疾相关的保险;或者你需要考虑小孩教育、养育等相关的支出,那就是教育金或储蓄相关的保险;或者你重点想着自己退休以后,能够继续保持原有的消费,就可以考虑储蓄类保险,或者你有尤为贵重的物品,担心丢失、受损之类的损失,那就要保障财产类的保险……
总之,配置保险产品要从自己最基础的需求考虑,一般先配置保障型的保险,比如重疾、意外、财产损失等;再者,要从自己整体的资产入手,配齐保障型保险后,还有可以支配的“闲钱”,再考虑储蓄保险。了解更多关于资产配置计划,可以参考《中产家庭必看:如何合理配置资产》。
究竟什么是年金险?什么是储蓄险?是否合适现阶段自己的理财需求?要买入这类保险,还需要懂什么知识?
年金险与储蓄险
在市场上,大部分年金险和储蓄险是放在一个概念框架下进行销售。它们确实具备强制储蓄、对储蓄累积派息等相同点。
年金险、储蓄险的广泛定义:
年金险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一次或按期交纳保险费,以被保险人的生存为条件,按年、半年、季或月给付保险金,直至被保险人死亡。
储蓄险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一次或按期交纳保险费,在约定条件,保险公司会返还保险金给保险收益人,直至保险合同期满。
从更严格的意义来说,年金险应当具备“保终身”的功能,它所对抗的是长寿风险。
假如一个非常长寿的人,购买了一份储蓄险,那么根据合同当储蓄累积分红、派息以后每年返还至账户余额为零,那么可能这个人从60岁领到85岁,账户归零了合同就终止。那之后的养老怎么办?
如果这个人买的是年金险的话,那么应该是约定终身给付保险金,即只要你还生存就可以定期领到定额的金额,无论你是活到85岁还是100岁。
这么看,年金险实际上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存在着对赌,即要活得够久。如果投保人在回本之前不幸身故,那就只能领取到一笔约定好的保险金。
2018年最新数据,全球人类的平均寿命大概是80岁左右,中国人的综合平均寿命为76.04岁。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肯定会参考这些数据,如果自信自己是“长寿体质”,有闲钱的话,投保一份年金险来终身养老,值得一想。
算一算IRR
很多保险小白,投保的时候喜欢紧盯着返回的收益,认为返回越多,收益肯定越高,其实不然。关于储蓄险或年金险的收益,需要厘清预定利率和内部利率(IRR)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预定利率是基于机会成本,因为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是长期投保以后才回报。时间一长,大家自然要计算如果把这些保费投资于其他理财产品,是不是立马有收益?
为了抵消这一机会成本,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候就必须给一个预定利率,在这段时间内,给投保人的保费增值所要达到的利率就是预定利率。
这么说,预定利率肯定是越高越好。那为什么监管部门还要规定预定利率的上限,甚至最近还要降低这一上限呢?
这是因为预定利率其实是保险公司需要考虑的成本问题,如果没有了上限,保险公司为了揽客,可能设计出价低利高的产品,保险公司后续的利润无法覆盖这一成本,公司就会面临破产的危机,日本就出现过许多因这样导致保险公司破产的例子。
那么,是不是单纯考虑高预定利率的保险?既然是长期理财产品,收益要真的逼近预定利率,其实是要经过长期的复利才能够获取。保险真正的收益率要看内部利率,即保险人常说的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
因为保单的缴费金额、缴费期、领取的时间、金额都不同,所以必须通过建立现金流模式来衡量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收益率。IRR的数值就是指投资出去的所有现金,在这个利率数的复利下,可以获取指定的现金收入额。
IRR本身的公式很复杂,而且要经过无数次方,反正让我心算、手动计算都没办法实现,所以要借助一个“宝藏”工具,打开你的Office Excel!
下面我们来演示一下,一份年金险+万能账户的组合产品的IRR情况。
在此之前,我们再普及一个「万能账户」的概念:
市面上有很多年金险产品会组合万能账户,它主要用于当每期返还的保险金不领取的情况下,会自动划入进行累积派息的账户,某些属性类似余额宝,比如随时存入,没有手续费。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利率和自身投资情况,灵活调整该账户收益结算利率,合同上会给出保底结算的利率,一般的保底利率为3%。
这份保险产品的设计是这样的(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每年缴费5,000元,连交5年,从保险第六年度开始返还,第六年度到第十年度,每年返还1,200元,从第十一年度开始到生存期,每年返还500元。如果返还的资金没有被提取,就会转至万能账户,进行派息,预期派息利率为4.5%。30岁起投,一直到60岁时的收益是怎样的?(这么复杂,一看就头大!)
借助Excel工具,列出从投保到退保年度的现金流情况,一定要将每个年度的现金情况逐一列出,支付保费的为负数,获取的保金为正数,当预计要在第几个年度退保时,就将当年度的保金加上届时保单的现金价值,列出所有现金流后,直接使用IRR公式,如下图:
就可以算出30岁投保,到60岁退保的收益率情况。
属于自己的“年金险”
市面现在以“XXX年金”命名的产品很多,但是产品设计的细节还是有很多区别,而每个人投保的目标需求也有所不同,到底怎样的年金险才适合自己。
为了便于比对,我们假设30岁时候,拿出15万(每年交纳5万保费,连交3年),设定60岁开始领取保险金,现有四款年金险的收益情况如下:
这么一对比,产品阶段性的收益表现就很明显见到区别。
▲ 你是真的想用于养老储备的话,这几款产品都不错,按照平均寿命80岁左右的收益表现,产品B、产品D小胜;
▲ 考虑到这笔钱的灵活度,你不能判断未来几年是否需要动用到,那么越快回本的产品肯定是最好的,起码你提前退保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 你除了养老所用以外,还希望从这份保险有其他方面的保障,比如子女相关的支出费用,那优先可以看有万能账户的产品A及产品D,可以随时在万能账户里提取现金,也能追加理财资金进行再投资,前10-20年度的收益表现也比另外两款产品高。
所以对比产品时候,可以通过计算每几个年度的收益率情况,再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总结:
1、保险是一种帮助对冲各种风险的理财产品,其灵活度不高,一旦提前退保,损失极大,所以投资前要从自己实际的需求和资产配置全面入手,不要满目跟风;
2、对于储蓄保险或年金险而言,虽然预定利率越高越好,但是选购之前,一定要自己算一算内部收益率(IRR),据此更确定哪一款产品更契合自己的需求;
3、年金险与保险公司直接存在对赌,对冲长寿风险,寿命越长领的越多,收益越客观,是名副其实的“养老金”;
4、多对比产品间阶段性的收益表现,选购与自身情况最为符合的产品。
作者 | 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