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来自华夏保险的通知,让保险公司的内勤工作者神经紧绷。这份《鼓励B类及以上干部停薪留职自行创业》的通知,突显保险行业在近年的高速增长下,无序的市场开发带来的非持续发展,面对互联网大数据及AI的挑战,高成本的营业网点及内勤管理人员必定会被优化。
此次保险公司内勤员工的“被创业”,涉及到B类及以上干部,据了解华夏保险的B类干部主要为处室负责人,还包括地市级经理。华夏保险对此回复了三点:
1、尊重部分同仁自主创业的决定,公司给予一定经济支持。
2、直面市场人才竞争和人才挖角,不如站在员工角度支持他们成长。
3、化解公司成本压力、提升效率。
(网上截图)
如何看待华夏保险裁员?本次事件,有人认为公司把裁员(尤其针对45岁以上的中层员工)包装成鼓励自主创业不太厚道,也有人口吐芬芳地痛骂保险公司毫无人性,包括华夏保险内部也存在不同声音,认为本次改革容易造成人心不稳。
在保险业内,中层管理者自主创业并不罕见,如同本人两年的创业选择一样,执着于保险保障本身的从业者很多,当他们发现无法在内勤岗位贯彻并坚守原则,也不愿与公司一起压榨顾客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顾客。
但是,“被自主创业”可能会有点不同。首先,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成功的通常是准备充分的人,而不是被逼创业的人 。其次,中层以上的干部基本已经脱离一线市场,甚至从未真正接触过销售 ,这样看来成功机率会更低。所以,网上有人指责保险公司的做法太残酷,毫无人性。
作为保险业内自主创业的过来人,两年前认为金字塔体系必然会出现不可逆转的危机,而保险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必然会遇到被大数据管理优化的尴尬。对于此次事件,想从公司角度和员工角度来分享自己的看法。
从保险公司角度看
1、明确告知裁员比套路裁员更实在。
雇佣关系本来就是被动和脆弱的,只是我们作为雇员单方面认为稳定和长久而已。如果公司方面能明确告知哪个年龄段与岗位即将被裁员,对雇员本身也是极有好处。与其幻想自己能侥幸留下,不如提早着手下份工作的准备。
公司能斩钉截铁的把现状告知,要比委婉的套路裁员来得更实在。本人任职的公司(此处绝无诋毁的意思)去年曾经进行过中层干部的“优化”,各种套路可以跟网上的“HR裁员十大技巧”相媲美,让被优化的员工留下了极差的感受。
2、公司先考虑生存和利润,对留下的员工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对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公司来说,保证生存和利润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面对未知的经济环境,大公司可以采用提高绩效考核达到全员降薪的结果,也可以选择辞退效益低的老员工,保证在职员工薪酬不变。
长远来看,肯定是裁员对公司产生的效果更好。既能保证在职员工的收入,又可以提升公司各工作流程的效率,因为辞退了部分员工,固有的工作流程中必然出现一个人负责几个工作岗位的情况,这样只能从内部把工作流程简化来提升工作效率。所以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定期地优化员工会让公司变得更健康。
从公司雇员角度看
站在雇员的角度,当然会忿忿不平,但是已成既定事实也无法逆转过来。无论再怎么骂也只是逞口舌之快,回到现实,还得要解决好下一份工作的问题。我用雇员的角度,把这两年的亲身经历总结为以下三点来分享。
1、不坑公司。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位大V的文章,说自己刚怀上二胎的时候便向公司申请了离职,准备创业,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不等生完小孩再办离职,反正公司是不能解雇怀孕期间员工的,而且孕期又不用负责繁重的工作,拿着公司的薪水和生育津贴,一年半载都过得轻轻松松。但这位大V给出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这么坑老板和公司 。
的确,很多人觉得带薪产假、离职N+1补偿等都是法定应该能得到的利益,伸手向公司索取这部分利益没毛病。但是,当你拿到利益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将来与这家公司再合作的机会。既然我们准备离开这个岗位,不如以创业者的身份尝试与公司谈谈合作,共同寻求双赢的局面。
于是,我从内勤岗位申请离职的时候,跟公司谈了外勤岗位的合作模式,没有拿公司的离职补偿,但在新的岗位上已经把当初离职补偿赚回来了,同时又保证了未来职涯的长期发展,这样的双赢局面要比撕破脸皮去谈补偿更有好处。当然,提醒一下在职的时候就应该准备好万一离职时,自己该要怎么跟公司谈合作。
2、不抱幻想。
在保险公司的三/四级营业机构工作经验里,我印象中极少的雇员可以在公司里一直服务至退休。我们也大可不必幻想自己能一直服务于大型保险公司,多年前为部门招聘内勤时,我也会主动选择年轻有想法的,而不去选择所谓的经验老到。
工作在保险销售的部门,一直与新的市场信息接触,越丰富的经验越可能成为你的绊脚石。利用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触觉,让自己尽量准确地预判行业未来发展,为主动创业做好准备,而非被动创业。其实,华夏保险早在2019年初,就曾发过《关于减编减员控制薪酬的通知》,如果在彼时开始着手准备,那么今年的自主创业就能够顺理成章了。
我想进一步说明不抱幻想,是指不要抱有一劳永逸的幻想。看到有网友回复说:“员工把青春都献给了公司,到了45岁才被裁员……”这种就是一劳永逸的思维,认为自己工作的黄金年龄都服务于公司,所以公司应该照顾我到退休。明显隐藏了一个重要的条件,便是不管我现在是否还具备竞争力,公司都应该照顾我到退休。
觉得公司残酷,是因为公司不再愿意为我们的工作时间来付费,而我们暂时又找不到买家,这跟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时,老板的心情是一样的,他也会认为市场很残酷。作为雇员,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我们的时间,无法让自己的时间变得值钱,在竞争中便处于劣势。裁员的本质是公司认为你的时间不再值得花钱去购买,所以残酷的并不是公司,公司只是把这个残酷的事实告诉你而已。
3、开阔视界。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时间跟多年前的价值不一样了,你便会开始调整目前的工作方式。不要再说把青春献给了公司这种傻话,青春时的时间有其价值,但如果经过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后会开始贬值,基于效益考虑,公司自然会选择招聘更年轻的雇员。
作为保险公司营业机构里的雇员,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视野可能十分狭窄。每天重复着两点一线的工作模式,绝对能让你感受不到外面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回想以前的经历,安坐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觉得自己的部门业绩不错,保险也不过如此。自己参与并管理着多个微信群,每天都是业绩贺报、鼓掌鞭炮等表情,让人厌烦,现在也同样参与着多个微信群,但收获到更有价值的信息,觉得自己远远不及专业的级别。
(目前参与的微信群截图)
若能在保险公司的工作过程中,开始积累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这里特别提醒:专业的知识指非销售技巧或带团队技巧等),你的时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值钱,若能一直坚持五年时间,你已经优于大部分的同业内勤。这个成长的过程,你将会找到支撑自己的第二,甚至第三份经济来源,拥有了反脆弱的能力,即使面对裁员,业内也会有很多保险公司愿意为你的专业付费。
作为一位保险公司曾经的雇员,能给出的建议就分享到此。把这三点分享的顺序反过来,先是保持开阔的视野,看清行业发展,不对一劳永逸抱有幻想,认为自己拥有足够能力的时候,不要坑老板和公司,尽量达成双赢合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