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对的是,那些需要贷款的人却发现,虽然自身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每天面对各种贷款的广告推销,但真正办理贷款申请却越来越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位和反差呢?道理上,在银行贷款发放难时对应的应该是贷款申请容易,而不是贷款申请和通过难。哪里错了呢?主要有四大错位:
第一错位、银行的贷款目标客户与现实中贷款申请人的条件错位,从而导致银行贷款发放难同时贷款申请难通过。
银行的贷款目标客户是有资产、有现金流的客户,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银行的贷款更愿意给有钱人。毕竟,银行家是这样一种人,他晴天把雨伞借给你,而雨天又收回去。
银行贷款的申请客户更多的是那种没有有效抵押资产但却有非常大的资金需求的人,因此,有效抵押资产就成为贷款申请难以通过的重要障碍。
这种银行贷款目标客户的错位成为银行个人客户优质资产匮乏的根本原因,也是贷款申请人屡屡被拒绝的原因。
第二大错位、贷款申请人的贷款需求与银行贷款审批的风险控制政策错位,从而导致贷款申请难以通过。
并不是所有的贷款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毕竟一些贷款需求是不符合银行的风险控制政策的。
比如有的人买房没有首付想贷款,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就是不可以的;有的人贷款投资股市和期货市场,目前贷款政策也不可以的;有的人贷款需求甚至是不明确的,相当于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就是抱怨银行不要管贷款用途,但贷款政策规定必须严格执行贷款需求审核。
第三大错位、银行对贷款偿还能力的严格约束与贷款申请人现金流发生严重的错位,导致贷款供求难以匹配。
银行贷款审批要严格约束贷款申请人的现金流和未来现金流,这是还款的必要保证因素,比如现在的贷款按揭需要提供贷款申请人以两倍的收入水平覆盖需要偿还的贷款金额,即如果你每月还款金额是1万元,你的月工资水平需要达到2万元。
但现实中,对于贷款申请人来说,收入越低的贷款需求越大、还款能力越弱贷款需求越迫切,这就导致了风险的不对称,即风险越大的贷款申请人越需要贷款,而银行则需要风险程度越低越好。
给穷人贷款是世界性的难题,所谓的普惠金融就是对弱贷款客户发放贷款,并不是发放的救济性贷款,普惠金融也只是贷款的一种,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8万亿元,但从目前现实看,普惠金融主要面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并不是针对困难户发放的救助性贷款。
第四大错位、银行的贷款是解决生产周转困难,而不是解决生活需求。
当我们习惯于遇到困难找银行贷款的思维时,实际上无论是银行还是贷款申请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银行发放的不是救助性资金而是赋能性资金,即通过贷款能够支撑贷款申请人获得更大的资金回报,而不是通过贷款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没有钱的难题。
银行的贷款不仅要安全收回、还要收取一定的利息;因此,银行贷款往往解决的是生产性资金周转需求。
而大量的贷款需求是因为在生活中遇到了资金困难,希望通过贷款申请解决生活中没有钱的难题。生产性周转资金是通过钱生更多的钱,而生活性的资金需求是消费性需求,属于家庭资金沉没资金,钱会越来越少,如果没有外在的资金来源最终无法偿还贷款本息。
银行贷款解决的是有效资金需求,而贷款申请人则主要考虑现实的资金需求,这是一种心理错位;银行贷款要解决安全性,即考虑能否及时还款,而贷款申请人主要考虑到如何获得贷款,这是目标性错位。因此,出现银行贷款发放难、贷款需求获得难一点都不奇怪。